2)第四十七章:小孔成像_上古泰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前仰后合。当瞧见女子的脑袋快要没入胸前时,这才收敛笑意。

  “明日早间你过去便是。找翟先生带你在学馆里转一转。若是需要代笔,我倒是不介意。”

  一句话的功夫,王诩又忍不住笑出声来。他想若是有幸能为仇由子静代笔书写情报,也是蛮有趣的。随后,女子涨红着脸转身跑掉了。从庞忠询问驻军的情况,王诩大抵猜出对方今日那句莫名其妙的提醒到底意味着什么。看来卫国真的出大事了。

  果不其然,第二日府衙便收到了司寇府下发的公文。送信的胥吏入府后,亲自将密封的公文交到王诩手上。

  “诩野宰!君上有命,看完后就地焚毁。”

  王诩小心地拆开密封的皮革,里面的公文居然是以绢帛书写的。事情很是蹊跷。他瞟了一眼那送信之人,更觉奇怪。平日里,即便是卿事寮下发的公文,也顶多是打发衙役做这些事情。然而卿事寮以下的五官有司竟然派遣文吏传达公文,可见此事并不单纯。

  多想无益,王诩逐字逐句的细看起来,生怕有所遗漏。可是看了又看,也没发现什么门道。于是笑呵呵的向来人打听。

  “这位大人,莫非南境将有战事发生?”

  “在下不知,诩野宰莫问。此事休要张扬,免得招致祸患。”

  王诩一头雾水,将那公文当着来人的面焚烧后,待到对方离开,他去了趟邑主府。既然是公务,也无需避讳与姬兰见面了。他先将秘谍司的事情相告,随后说到这份奇怪的公文。

  “主公!荧泽之事可是您安排的?”

  之前密会时,姬兰曾提及会在南境制造混乱,散布越人伐卫的流言。如今两百禁军在荧泽离奇死亡,怎叫王诩不怀疑此事出自姬兰的手笔。

  “没有。我也是今日方知越人入境之事。”

  “莫非越国真的要北上入主中原,准备先拿卫国开刀?”

  姬兰蹙了蹙眉。片刻后,像是想到了什么。

  “关于伍员之事,近来你可有耳闻?”

  五元?五块钱?

  王诩一脸懵逼。少女蕙质兰心,自是看得出,他不知伍员之名。随后,稍作解释。

  “伍员本为楚人,其父乃楚国三公的太傅奢。后来全族被楚王所害,伍员只身逃入吴国。吴王怜其身世,惜其才华,任伍员为上卿。伍员感念吴王知遇之恩,后与挚友孙武一同辅佐助其成就南王霸业。”

  听到孙武的名头,王诩大抵是猜出这伍员的身份了。

  “噢!原来是伍子胥啊。”

  春秋时期,男子通常在行过冠礼后,会由长辈或师长赐下字号。当然赐字号的风气仅是在贵族圈内流行,不过也有例外。比如,有些出自寒门的士人则是在功成名就后,才会拥有字号。而这字号大多是有名的学问大家或是君父评定赐予的。如同官职爵位一般,极有分量。

  在人物称谓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a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