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27章:时代周刊上的中华车_汽车黑科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经历过X技术应用车间位置安放偏差的乌龙之后,李凡愚可再也不会犯那样的错误了。笔~趣~阁www.biquge.info

  于是在回国之后便让潘强在X超级生产线旁边的位置上,直接起了一个钢架构厂房,专门用来安置超级材料实验室。

  现在厂房建设完成,他便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动力公司,将XAPP打开,把那座在细节上还未做处理的厂房扫描了进去。

  片刻之后,脑海内响起了一声类似碰杯的声音,紧接着,他便接到了系统的提示。

  “您已确定场地,72小时内完成实验室建造,恭喜您拥有了一座可实现X技术应用材料的生产单位。在此单位内,您可以获得各类蕴含超级科技的生产材料,进而提高生产产品的各项性能。”

  哈!听见没?蕴含超级科技的生产材料!

  技李凡愚一咧嘴,这尼玛属性听着就很吊啊!

  要不是空间一贯的升级天数漫长,需要整整三天来完成升级,一切简直完美。

  不过之前的X技术应用车间和超级生产线也都是这个德行,倒也没什么好吐槽的。

  但即使是漫长的三天,李凡愚也不准备离开动力公司。

  之前超级生产线,可是被一群神秘莫测的Xapp的人来架设的,这一次他可不想错过。

  对于这个超过了人类认知范畴的程序,他实在太想追根溯源了。

  于是在确定系统没有问题之后,他直接来到了动力公司的办公楼,霸占了二楼视野较好的一间办公室,准备守株待兔。

  。。。。。。

  与此同时,纽约通往京城的飞机上。

  CPM公司的马尔斯正在看着时代周刊上,那副迷你的插图懊悔得拍着大腿。

  得益于现在全球互联网一体化。

  辰辰的那张用卫星云图拍摄的照片,居然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在美国走红了。

  一直以来因为政治宣传的导向,美国人对待中华都有一种偏见。认为中华就应该是那种特别脏乱差,自行车电动车满地跑,人口稠密,且年轻人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的景象。

  可是那一张丝毫不输于美国年轻人活力,洋溢着自由主义的照片,让美国的网友们意识到,中华的年轻人也是跟他们一样的。

  就是抱着这种领悟,推特的某知名媒体人便将那个照片转发,并配上了自己的见解。

  而那张照片,也立刻引起了很多美国年轻人的兴趣。于是几家美国的媒体,便通过渠道采访了照片的版权拥有者辰辰。

  其中,就包括了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的《TIME》。

  没错,就是传说中的时代周刊。

  时代周刊的关注内容广泛,专注于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,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在国际上,都拥有广泛的读者。近些年来,因为中华经济的迅速发展,针对中华的一些国内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a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